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治理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头版:寻找“双一流”大学的气质和品格——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17:30浏览量:

一所大学的气质和品格是什么?

自2015年底被提出至今,“双一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人士思考未来发展时,所面对的最大命题。在这个宏大命题下,一所伟大的大学应该具有什么气质和品格,成了大学校长的“必答题”。

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看来,一所大学的伟大之处,不只在于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更在于这所大学有没有自己的内涵和精神。

王树国说:“大学是先进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应该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沉下心来主动思考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意义,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留下历史印记的贡献。”

一流大学要不忘初心,主动融入社会

“办教育的人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要走在社会前面,引领社会的发展。一个社会、民族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先行。”在王树国看来,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目标领先于国家现代化的原因。

“办大学不能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王树国说,一流大学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这颗初心是为人民办大学,为中华民族办大学,为推动社会进步办大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鼓声渐隆”,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大学校长,王树国充满了危机感:“现在有哪些新的产业形态是源自大学?很少。很多颠覆性技术也并非出自大学。”

21世纪将会是一个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王树国说:“原来一项技术可能支撑100年,现在可能几个月就会更新迭代。因此,大学一定要有危机感,要主动融入社会之中,密切关注社会发展,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强化自身内涵建设,进而引领社会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知识共享的时代,大学何为?

2017年,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经全面封顶,这个总占地面积5000亩的创新港定位于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教重镇,旨在建成“一带一路”的创新源头、西部发展的智力引擎、人类进步的精神宝库。

在为其命名时,西安交通大学并没有将其命名为新校区,而是命名为“科技创新港”。王树国解释说:“港是开放的,是有进有出的,而‘区’和‘园’都是有边界的,这个港口的使命是让大学成为高端人才、创新成果和先进思想的集散地。”

王树国说:“西安交通大学致力于探索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形态,通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让大学成为一个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科研成果的教学科研‘新高地’,一个实现科技资源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驱动‘新平台’,一个以国际化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新纽带’,一个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并释放才能的高端人才‘蓄水池’。”

一流大学要牢记使命,引领社会进步

“办一流大学要有自信。”王树国认为,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昂起头来,不因各种评价和排行榜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大学牢记使命,回归本源,不要被眼前的名利所迷惑,要稳住心神,真正按照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好自己的内涵建设。不仅要充分关注被国际广泛接受的客观指标,还要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走有中国特色、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大学是需要精神的。”在王树国看来,真正一流的大学是涵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的大学。

因此,王树国建议,中国高校要做好“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不仅要有世界的思维、系统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更要牢记大学的使命责任。建设好“双一流”必须将中国的问题纳入世界大环境中去思考,要敢于引领社会发展和世界进步。

如何建设一流大学?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于这“三个面向”,王树国深以为然。王树国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必须“站在全球的视角、站在建设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的大格局中,让大学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后配给”将带来一流大学新气象

这两年的全国两会,来自高校的代表很关注一个话题——高校人才流动。中西部高校更有“切肤之痛”,因为一流师资、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为“挖人才热”降温,王树国建议:“我们的高校评价方式要进一步完善,避免引起高校过分关注某些人才指标。”

王树国认为,对于大学的评价要以贡献论英雄,以产出论英雄,同时也要关注投入产出比。

西安交通大学正是总结了之前资源分配方式的一些经验,自2016年起,在不同学院的资金分配上,实行了“后配给”制度。

“在此之前,各学院的经费需要每年提前向学校申报预算,再由学校进行论证来确定,学院按照论证后的计划实施。但‘后配给’制度则是学校根据各学院上一年的工作业绩增量,以及各学科与国内兄弟高校学科的增量对比,下拨相应的经费到学院,这笔钱完全由学院自主支配。”王树国说,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引导各学院不再专注于每年可以得到多少经费,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本职工作做好。

“每个学校的学科基础不同,发展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很难用一个标准衡量,这是我们评估体系所遇到的最大难题。”王树国说,而“后配给”制度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文科类大学可以讲他们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贡献,理工类高校可以讲他们在理工领域的贡献,只要讲出来,就能获得相应的资源。”

“是英雄是草包,战场上见。”在王树国看来,如果在高校之间施行“后配给”制度,能引导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涵建设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挖人才热”降温。“按照投入产出比,就有可能会出现虽然没有院士,但是做出了院士级别的成果,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资源配给。这会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帽子’,也会引导大家多作贡献。”

原载于2018年3月1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3/14/content_495732.htm?div=-1

上一条:王树国:同学们,我爱你们!

下一条:王树国:走好人生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