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作为高校发展的舵手,校长对于社会发展方向及高校发展理念的把握至关重要。日前,本报记者就高校建设“双一流”的问题,专访了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记者:在“十三五”即将开局的重要节点,中央提出建设“双一流”,应如何认识这一举措?
王树国:在我看来,它和国家“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只是人均收入达到多少,而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有显著提升。靠什么来支撑?事实证明,我们必须要闯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创新驱动发展靠什么呢?靠人才。因此,建设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为国家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必须,大学的发展要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同频共振。
我国要从经济大国转变成经济强国,教育必须紧紧跟上,这是人力资源供给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默契效应。因此,“双一流”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以确保国家“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高等教育必须勇于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
记者:应当怎样理解“一流”,又该如何实现?
王树国:肯定是要有一批大学、学科进入到世界排名的前列,但我们千万不能只盯着“一流”排名的各项指标。
坦白讲,我国要建成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难,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很容易在显性指标上大幅提升,但那样的话,路子就走偏了。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目的是让大学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让科学研究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
我个人理解“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在目标牵引和问题导向下着重解决那些事关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矛盾。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所脱节,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
记者:我们的大学距离世界一流有差距,差在哪里?
王树国: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而且差距还不小。透过表象,我认为真正的差距其实是发展理念。
所谓“一流”就是走在最前面引领,只会跟随的永远都是二流。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时,它的目标一定是在世界范围内做到最强,做社会发展的引领者。而我们往往会先考虑在近期之内能够赶上多少,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实质就是对“领头羊”习惯性跟随的理念问题。跟随式发展永远都无法掌握主动权,没有把中国的教育放在全球发展的视野下,这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差距。
那么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能力做一流?有!
很多在国内声名不显的学者,在国外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研究理念偏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的一些学术方向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大学,都会呈现比世界一流大学要低一个层次的状态。
所以说,建设好“双一流”大学,我们应该坚持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真正把这个理解明白了,自然就会找到自身在教育发展理念上的差距所在。
记者:西安交通大学将用怎样的方式迎接“双一流”这一中国高等教育新篇章的到来?
王树国: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但已经开始调整发展理念。我认为21世纪的大学应该主动按照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顺应甚至引领社会的未来发展。
必须承认,我们现在的大学跟社会离得太远了,但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大学和社会共通互融的通道,让大学和社会的信息可以随时流动、交互支撑,我们做的每一次努力都能够得到社会的反馈,并利用反馈来检查和调整我们的步伐。所以大学的形态一定要发生变化,这也是我们提出创建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原因所在,那将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理念,与社会交流互动的21世纪大学新形态。
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针对国家和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建设23个研究院,并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建成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汇聚来自全球的杰出学者、青年才俊约25000人,不分校内外、不分海内外、不分肤色,不分种族。这里还将有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的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面向全球未来发展的高端智库。这样的平台注定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里有全球一流的人才,并不断孕育着新的人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引领着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希望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功能,在这样一个新形态下有效地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校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智慧学镇”,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成为西安交大建好“双一流”的依托平台。
文章链接:http://esb2.sxdaily.com.cn/sxrb/20151123/html/page_08_content_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