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痛点、堵点?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并出台政策措施予以推进。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产学研合作有力带动了专利产业化水平提升。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为何企业发明产业化率与高校发明专利产业转化率存在明显差异?
卢建军委员认为,在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痛点、堵点。
“长期以来,大学和企业传统的合作模式可以概括为: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虽然校企合作的方向一致,但合作双方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依旧按此合作方式,很难实现深度融合。”卢建军委员说。
有没有新的举措可以突破这一桎梏?
“这需要在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体,引入金融资本,建立孵化器,加快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孵化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卢建军委员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解读这一合作模式。近年来,西安交大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企业带着需求、资金和利于产出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学校科研团队构建“科学家+工程师”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匹配企业的需求。
张朝阳对于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孵化器的模式有相同感受,“以互联网企业为例,当前不少企业正面临着工程方面的棘手问题。而高校在工程基础方面的研究,恰恰可以应用于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实践当中。”
张朝阳同样认为,如果能够把一些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的成果,通过企业主导、资本助力的方式,不断地用于孵化高新技术公司,这样在创业的过程中,市场自然也会检验每个孵化团队的执行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管理能力。当所有这些因素叠加,也许在未来某一时刻,便会孵化出真正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产学研深度融合如何让人才供需更加匹配?
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在保就业的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匹配人才的供需?
在卢建军委员看来,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大学原有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带着课题进入高校,以‘科学家+工程师’、双导师、多导师的模式培养研究生,在企业的管理流程下开展研发活动,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会更适合企业的需求。”卢建军委员说。
卢建军委员进一步解释,由企业主导研究课题,在标准的管理流程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困扰企业“卡脖子”问题的同时,也在实战过程中培养了创新人才,这将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培养人才不匹配、不契合企业需求的问题。
在高校源源不断地向企业精准输送人才时,企业如何“反哺”高校,使得大学教育更具有目标性?
“企业要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与高校院所共同做基础研发,在分享科技成果的同时,培养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张朝阳谈到,尽管国家鼓励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但很多企业迫于盈利和投资成本的压力,可能更关心最终能否拿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然而,有的产品和应用需要在基础方面做更多探索,并非能立刻产生本季度、本年度的效益,如果基础研究做得扎实,就有利于企业更为持久地发展。
政府与企业家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卢建军委员表示,无论是科研项目的研究,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政府的支持都必不可少。
“对于西部省份而言,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弱一些,所以政府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卢建军委员认为,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在现实中就会比较难以推进。“因此,西安交大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过程中,提出要集聚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应用、金融六大要素。”
卢建军委员谈到,近年来陕西省也提出了“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战略,同时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陕西各地市都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立了科技成果转移工作组,目的就是能够及时把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地方,进一步促进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无心插柳柳成荫,要想有这个‘荫’,得先插柳才行。”在张朝阳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最后都能被证明是真正的市场需求,所以也需要政府和各种融资平台的支持,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不断试错中孵化出“独角兽”和“小巨人”。
卢建军委员认为,除强调政府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外,企业家自身也至关重要。兼具深厚学术背景和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身于基础研究和教育领域,将会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现。
“在企业作为‘四个主体’(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卢建军委员说。
发布于2023年3月8日人民网
报道链接:http://www.people.com.cn/n1/2023/0308/c452494-32639654.html